发情期的大象有多恐怖?如果找不到配偶来繁衍,就拿犀牛来泄愤

发情期的大象有多恐怖?如果找不到配偶来繁衍,就拿犀牛来泄愤

在这段时间内,狗狗就算“跋山涉水”也会找到异性,寻求交配。

但是,往往找到一条母狗的公狗不止一只,这时候如果两只公狗同时都想与这只母狗交配,那么他们之间就会发生冲突, 通过打架的方式决出胜负,胜利的一方获得交配权。

别看有些狗狗在主人手底下任由搓磨,但是一旦遇上了配偶竞争, 它们和对手撕咬时可一点也不牙软,扯掉一块肉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且发情期的狗狗不仅是对待竞争对手暴躁,甚至对待一切妨碍它疏解繁衍需求的事物都会非常暴躁。

例如,你家的狗狗忙着去找异性疏解繁衍需求,但你却偏偏要拉着它玩耍, 这时候原本温和的狗狗也会表现出来不耐烦的一面。

如果,狗狗这时候被主人用绳子拴在家中,他就会不停的叫唤,对待所有事物都表现出来不耐烦。

在自然界同样如此, 雄性动物为了和雌性交配,与同类大打出手的比比皆是,大象也是如此。

二、大象的发情期

大象作为陆地上体型最大的生物,平时性格温和,但是力道不容小觑。这种动物体型庞大,不会主动攻击但防御力极强。 与它们体型相对应的是长达22个月的孕育期。

也就是说,小象需要在母亲肚子里待整整22个月才会降生,降生后还需要母亲和族群的照顾,一直长到十岁才算成年。

繁殖行为的目的本就是为了繁衍,所以母象会以小象,在怀孕期间不但没有发情期,而且拒绝与公象发生繁衍行为。

小象出生后,母象也还要花费至少四年来精心照顾小象, 在这期间它们会把精力首先放在小象身上。

但不需要怀孕的公象则每年都有长达四个月的发情期。在这四个月里,公象会极度渴望与母象进行交配。

这也就是为什么,象群是母系族群,母象一生几乎都不会离开族群,但公象却存在需要独自出去流浪的情况。

因为怀孕加上照顾小象,母象至少要四年半才会进入一次发情期, 如果族群里所有的母象都没有进入发情期,那么公象就需要去其他族群寻找合适的对象交配。

可是每一个族群都存在这样没有交配条件的公象, 它们同时在外面流浪,也有可能会同时看上同一只母象。

这时候,它们就会为了交配权大打出手。这种平时看起来温温和和的动物,一旦动起手来杀伤力可谓非常大。

在非洲的肉食动物中,雄狮绝对是拥有顶端战斗力的存在。但如果遇到大象,雄狮也会感到害怕。

曾经有一只雄狮遇到了一只正处于发情期无处发泄的公象, 雄狮还没有像向公象发动进攻,公象却主动冲向了狮子。

毫无疑问,这只百兽之王被大象一鼻子甩到了地上,一脚踩下去便失去了继续生存的机会。

同为公象,它们可能无法像踩死雄狮一样将对手踩死,但给对手造成的伤害也无法估量。这种时候,只有战胜方才有资格和母象进行

交配,战败方只能流浪,继续寻找目标。

三、可怜的犀牛

非洲大草原广袤无垠,象群并不会定居一处, 流浪的公象可能需要很久时间才能找到一只同样在发情的母象。

这个时候,流浪的公象就会将自己的暴躁,发泄到其他动物身上。 发情中的公象可谓非常恐怖,它们对周围的一切都会表现的非常不耐烦。

大象在平时不会主动袭击人类, 哪怕是在马路上遇到了大象,你只需要等他走过去就好。但如果这时候你遇到的刚好是一只正在发情的公象那你可能就完了,因为它很有可能会拿你发泄情绪,对你的车子出手。

除了情绪的发泄,大象还需要生理上的发泄。 而体型相对较大的犀牛就成为了它们最喜欢的发泄对象。

犀牛和大象生活在同一片大草原上,同样属于大体型的食草动物,但是犀牛的腿很短,在奔跑速度上和体型一样比不过大象。

尤其公象的体型属于大象中较大的一类,犀牛引以为傲的牛角和坚硬粗糙的皮肤对它们而言都没有任何威胁力。而犀牛的大小又刚好可以勉强承载大象的欲望,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些找不到母象的大象的选择。

然而,犀牛的庞大只是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 跟大象比起来,它们仍旧属于“小动物”,这些“小动物”虽然勉强能够承载大象的欲望,但却会因为大象的欲望而伤及到内脏,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但公象可管不了那么多,犀牛对于它们而言是比树木石头更好地发泄对象, 它们可没有对犀牛负责的打算,结束后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犀牛,继续踏上流浪之旅。

所以,大象唯一的暴躁期,犀牛成为了最倒霉的受害者。

而一个种族能够持续繁衍,就说明它原本是存在一定平衡的, 而如今出现了公象无法找到母校的情况,其实和人类的贪婪脱不了干系。

象牙制品的风靡,导致体型较小的母象遇害,造成这个种族性别的不平衡,才有了这样的现象。

小结:

繁衍是所有生物的本能,配偶竞争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但是这种对其他种族出手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

希望,在法律的保护下,象群能够重新达到平衡,犀牛也无需再承受无妄之灾。

关于发情期的大象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大象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大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