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令
郎中令,官名。始置於秦,為九卿之一,掌宮廷侍衛。漢初沿置,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級官職。郎中令的屬官有負責議論的大夫;負責賓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謁者;供奉宮廷、等待受職的諸郎;以及期門、羽林等禁衛軍。郎中令的職掌也比較複雜,職掌主要有兩個方面,即主要職掌和其它職掌。主要職掌包括宿衛警備、管理郎官、備顧問應對,勸諫得失、郊祀掌三獻、拜諸侯王公宣讀策書。
基本介紹
中文名:郎中令性質:官名含義:始置於秦,為九卿之一出處:《漢書 百官公卿表》
官職簡介,官職排列,秦朝郎中令,
官職簡介郎中令在主要職掌之外,還兼有其它一些職掌。其它職掌包括征討屯戍、以使者身份策免或策封官吏、參與皇帝的喪葬活動、典校圖書、薦舉賢良方正。在長達四百餘年的兩漢歷史中,隨著政治形勢的發展,郎中令這一職官發生過一些變化:郎中令與皇帝的關係由親近而疏遠;後郎中令在禮儀方面的職掌逐漸加強。郎中令主要掌管宮殿門戶的官,實際權力較大。漢將軍李廣曾任郎中令,並在公元前121年,以郎中令的身份率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塞擊匈奴。如東方朔曾任為中郎,就是郎中令的屬官。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名“光祿勛”,原名廢除。漢末建安十八年(213),又稱郎中令。曹魏時期又改稱光祿勛。南朝梁停用光祿勛,改稱光祿卿。郎中令,秦官,掌宮殿掖門戶,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勛。屬官有大夫、郎、謁者,皆秦官。又期門、羽林皆屬焉。大夫掌論議,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皆無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諫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郎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千人。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將,秩皆比二千石。郎中有車、戶、騎三將,秩皆比千石。謁者掌賓贊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僕射,秩比千石。期門掌執兵送從,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無員,多至千人,有僕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賁郎,置中郎將,秩比二千石。羽林掌送從,次期門,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騎。又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羽林,官教以五兵,號曰羽林孤兒。羽林有令丞。宣帝令中郎將、騎都尉監羽林,秩比二千石。僕射,秦官,自侍中、尚書、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課之,軍屯吏、騶、宰、永巷宮人皆有,取其領事之號。官職排列(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輔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2)太尉,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吏;(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掌管圖書秘籍,同時監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書;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三公之下設九卿,作為中央行政機關分掌具體行政事務,如祭祀、禮儀、軍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1)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2)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3)衛尉,掌管宮門警衛;(4)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5)廷尉,掌管司法審判;(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8)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9)少府,主管皇室的財錢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項事務以及山海池澤之稅。是為秦九卿(即:衛尉,郎中令,太僕,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內史)除九卿外還有:掌治宮室的將作少府;掌皇后太子家事的詹事;掌巡查京師的中尉;掌列侯的主爵中尉;掌郡軍隊的內史。秦朝郎中令史載:“...趙高兼任中車府令和郎中令。”秦朝只知道趙高做過郎中令。趙高,(前258——前207年),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一說趙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一說趙高為“宦官”乃後世曲解),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二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不久被子嬰殺掉,誅夷三族。另外,趙高還是秦漢時期的書法大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云:“趙高作《愛歷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漢、吳三朝書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趙高。南朝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謂趙高“善大篆”。唐·張懷罐《書斷》卷上《大篆》日:“趙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書。”著有《爰歷篇》六章。
相關詞條
郎中令郎中令,官名。始置於秦,為九卿之一,掌宮廷侍衛。漢初沿置,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級官職。郎中令的屬官有負責議論的大夫;負責賓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謁者;供奉...
趙成(秦朝郎中令)趙成(?-前207年),秦朝郎中令;宰相趙高的弟弟,參與望夷宮之變,後來趙高被子嬰宦官韓談砍死。子嬰隨即召群臣進宮,歷數了趙高的罪孽,並夷趙高三族,趙成被殺。...
石建(漢武帝朝郎中令)(漢武帝朝郎中令)編輯 鎖定 石建(?—公元前123年),河內郡溫縣人(今河南溫縣西南),萬石君石奮之子,漢武帝時期大臣。 竇嬰、田蚡免去太尉後,漢武帝以柏至侯...
送致仕朱郎中令孫《送致仕朱郎中令孫》是宋代詩人司馬光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送致仕朱郎中令孫》是宋代詩人司馬光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名稱 送致仕朱郎中令孫 創...
郎中(其職位僅次於尚書)郎中屬員外級, 就是分掌各司事務,其職位僅次於丞相、尚書、侍郎的高級官員。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
郎中(詞語)郎中屬員外級, 就是分掌各司事務,其職位僅次於尚書、侍郎、丞相的高級官員。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
官制奉常為九卿之首,掌宗廟禮儀及文化教育;郎中令掌宮殿門戶守衛,為宿衛侍從長官;衛尉為宮門警衛之官;太僕掌皇帝車馬,兼掌全國馬政;廷尉為中央最高司法長官;典客...
李廣(西漢名將)郎中令石建去世了,於是皇上徵召李廣接替石建作郎中令。元朔六年,李廣又調任為將軍,跟隨大將軍衛青的軍隊從定襄郡出擊匈奴。各將領多有殺敵俘敵達到標準因功封侯...
袁渙曹丕:故尚書僕射毛玠、奉常王修、涼茂、郎中令袁渙、少府謝奐、萬潛、中尉徐奕、國淵等,皆忠直在朝,履蹈仁義。 [19] 袁敏:渙貌似和柔,然其臨大節,處危難,...
龔遂龔遂,字少卿,生卒年不詳,山陽郡南平陽縣(今山東省鄒城市)人,西漢官員。初為昌邑國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劉賀。劉賀行為不端,龔遂多次規勸他。劉賀繼位後,驕奢淫逸,...
秦朝官制太僕,本周朝官職,秦朝沿置,掌皇家車馬。趙高出任郎中令之前任此職。五、廷尉廷尉,最高司法官。屬官有廷尉丞。廷尉署有獄,稱廷尉獄,大臣有罪則下廷尉獄。六...
李儒(東漢末年人物)李儒,字文優,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的博士、弘農王郎中令,董卓專政時,奉董卓之命,入宮毒死劉辯 (弘農王)。董卓死後,李傕[jué]攻進長安,控制朝政,李傕推舉博士...
古今大戰秦俑情(1989年程小東執導電影)影片分別以秦朝、民國及20世紀7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秦朝郎中令蒙天放與少女韓冬兒的三世愛戀。 該片於1990年4月12日在香港上映。影片獲1991年法國巴黎“奇情動作”...
熱門詞條
在家賺錢
兵戎
火影忍者動漫
馬奇諾防線
阿罩霧風雲
碧海山莊
便當袋
BBH
婚禮
廚師帽
西雅圖夜未眠
戰爭遊戲
李琿
田麗
鄉村愛情進行曲
回憶過去
馬修·連恩
蓮霧
玉堂金閨
撿個校花做老婆
聖堂教父
俗人回檔
刀劍2
隱英
鋼筋搭接長度
創意行銷
皇冠假日
Hh